和润新语37 | 张海君:用一种幸福引领另一种幸福
老子说,幸福是无为而治,顺其自然,不可强求;罗素说,幸福是永远相对的,因为宝贵而珍惜,因为珍惜而幸福;父母说,幸福是有子女陪伴在身旁,子女比他们过得好;而作为数学老师的我说,用自己的智慧去引领基层老师一起探求合适的教学,在不断探求中感受数学之美,让学生喜欢数学,热爱数学,那就是幸福。
当前,教育的深入改革对高中数学的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需要重视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而提升教学质量需要教师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方法的改善和提高,不能一味模仿传统的教学方式,所以突破和创新是必要的。
为了尽可能让更多的老师熟悉明细高考的具体要求,作为高中数学教研员的我根据自己多年在高三毕业班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研究高考数学题目,研究命题数学特征,指导基层教师如何制定三轮复习策略,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实施,在研究教材、研究课标、研究考试手册的基础上,仔细分析了每一个知识点的具体要求。
2015年由我牵头自发编写复习各年级导学案,梳理细化知识点,制定奉贤区普高四校教学指南,引领基层教师一起有效提高教学效益比,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老师们带着满腔热情,大家分工合作,制定编写标准。梳理高中阶段教学和复习的要点和重点,梳理目录,突出核心知识,仔细分析每一个知识点的具体要求,在注重双基落实的同时,更加关注能力的提升。在2015年8八月初,终于完成了《普通高中高三数学上学习指导方案》的编写和答案稿,在这个过程中每个教案和作业经过三轮审核才通过。
基于学校实际,基于课程标准,基于自己喜欢做的事,基于用心做的事,该复习方案的质量出乎意料得好。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由于难度适中,学生易懂和掌握,作业练习反馈效果好,使用二周立刻受到了学生和老师的欢迎。在期末区统考中证明是这次区域联盟编写资料是有效的,效果显著的。四校均分差距缩小,与其他区示范性的学校差距也在缩小更加明显。面对进步得到了局和学院领导的肯定、基层学校领导的认可,成为了区域校本教材。为整体提升区域数学教、学、研的品质,进一步提高四所普通高中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015年12月我们继续整合四校资源,编写《普通高中高三数学下二轮学习指导方案》,2016年3月进行《初高中衔接高一新生暑假作业》和《普通高中高一数学学习指导方案》的编写。
在导学案的编写过程中我发现,教师个体间的专业素养差距是明显很大的,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对这个工作投入的热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导学案的质量。对教师的培训不是简单地输血,而更应该是造血,需要引力、借力,关注教师队伍的建设。还有许多值得思索的方面去思考。
一、智慧碰撞,促进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学改革,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支撑点。给青年搭建成长的学习平台,需要对话,需要借力,智慧碰撞。
2016年3月,奉贤、长宁两位高中数学教研员共同组织跨区的同课异构活动,长宁区教育学院教研室主任数学特级教师沈子兴老师作了有关《数学教学落实过程性目标的策略》的研究报告。2016年4月,奉贤区数学青年教师骨干研修班奔赴上海市南汇中学,参加名为“导师引领、探索实践,学习提升、共谋发展”的教研活动。2017年4月上海市光明中学数学特级教师穆晓炯在区教育学院,为区青年骨干研修班学员、5年期内新教师及高中数学教研组长进行讲座。
二、注满活动,教研找到载体
区域教研是解决教学困惑的重要方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性不够,不能满足个性需求;教师主体性发挥不够,教师以听为主,相互交流少、碰撞少,深入地思考少;教师自身资源被忽略;教研以单次为主,缺乏持续跟进,老师们认可的理念也难以转化成有效的教学行为。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除了需要自己对理论知识,业务技术的不断学习,更需要名师的优质课展示。学员们迫切地希望能通过零距离地与名师接触,更快地提高自己的备课能力,课堂把握能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有效性。
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要能够清醒地认识到数学教育的本质。数学知识本身非常重要,但数学知识所承载的思维方法更重要,研究数学问题所需要的科学精神更有价值,数学教育一定要最接近数学教育的本质,而要如此,只有是思维!让学生喜欢思考问题,学会思考问题,学生的思维具有逻辑性才是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进行数学教学的追求,才是数学教育的本质。
(作者为奉贤区教育学院数学教研员)
点
链接
“和 润 新 语——引领奉贤教育创新发展的思想沙龙”征稿启事
宗旨:
交流新思想,激发新活力,推动新实践,传播正能量,为建设“自然·活力·和润”的南上海品质教育区集聚智慧和力量。
要求:
1.主题内容:重点围绕教育和人文等方面的创新探索、经验成果和理性思考等,内容务必为原创。
2.行文篇幅:不求大而全,一般一事一议,文风随和、娓娓道来、篇幅凝练,最好能选配一些合适的图片等,可读性要强,不要写成学术论文或小结报告。字数控制在2000左右(1500—2500)。
3.征稿对象:全区在职和退休的奉贤教育人,以及关心支持奉贤教育发展的各界有识之士。
4.刊发渠道:每周双休日在“奉贤教育官微”刊发,同时在奉贤教育网刊发,并选择部分在《奉贤教育》(综合版、科研版)、《奉贤教育工作简报》上刊发,并积极向各级媒体刊物推荐。一经录用,支付稿酬。适时将汇编成书。
5.投稿邮箱:fxjyhrxy@163.com。请务必在稿件上署上作者姓名、单位、联系方式、作者简介,并发送个人电子照片1张(2M以上)。
往期精彩 自然·活力·和润
奉贤教育
微信ID:fengxianjy
http://www.fx.edu.sh.cn
长按二维码关注